0731-22228716

吸氧后头痛头晕、失眠烦躁……原来是废气吐不出去?如何有效排出?

发表时间:2024-09-20 11:28

微信截图_20240925103714.png

“这两年好像越来越容易气喘、乏力了,我吸氧的时候就把流量和浓度调高了一点,结果非但没有好转,还出现了头痛、头晕、失眠的新毛病,这是怎么回事呢?”慢阻肺病患者刘大伯不解地问道。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盖晓燕告诉我们,不少慢阻肺病患者过度吸氧以及病情严重到一定程度之后可能会有二氧化碳潴留的情况,就会出现和刘大伯类似的症状。那么,如何判断是否有二氧化碳潴留?怎样让二氧化碳顺利排出呢?

慢阻肺病患者为何容易出现二氧化碳潴留?


慢阻肺病患者本身就存在通气功能障碍,早期病情不是特别严重的时候,如果能呼出足够的气量,二氧化碳还能正常地在肺泡与毛细血管血液之间扩散转移。但随着病情进展,通气功能障碍加重,呼出的气量不足以带走机体代谢的二氧化碳,就可能出现二氧化碳潴留。尤其是肺功能已经特别差(FEV1<50%)的重度慢阻肺病患者,以及一年之内发生两次急性加重的患者要高度警惕。

“家庭氧疗是慢性呼吸衰竭常用的治疗方案,但是要注意,不是所有的慢阻肺病患者都需要长期家庭氧疗。脉搏氧饱和度(SPO2)小于 90% 认为是低氧,一般来说,如果脉搏氧饱和度小于 88% 的患者需要长期家庭氧疗。血氧需要达到的目标水平是根据不同的疾病选择合理的目标值,对于单纯低氧、没有二氧化碳潴留风险的患者,脉搏氧饱和度推荐达到 94%-98%;而慢阻肺病急性加重的患者往往同时伴随有二氧化碳潴留风险,因此,在吸氧情况下,脉搏氧饱和度维持在 88%-92% 就可以。”


医生建议,慢性呼吸衰竭的慢阻肺病患者吸氧流量不需要太高,一般保持 1- 2 升比较合适。一部分符合家庭氧疗条件的患者认为血氧饱和度越高越好,就擅自调高吸氧时的流量和浓度,虽然用指脉氧仪测得的血氧饱和度升高了,但是过度吸氧会引起呼吸抑制,让呼吸活动减弱,气体不能顺利地呼出去,进而加重了二氧化碳潴留。


二氧化碳潴留会导致体内的酸碱平衡紊乱,引起呼吸性酸中毒,使得中枢神经受到抑制,呼吸变得浅慢。大量的二氧化碳可以导致球结膜水肿,双眼就会变得眼泪汪汪

“另外,二氧化碳潴留最初会使脑细胞兴奋,引起头痛、头晕、烦躁、睡不着觉等症状,如果二氧化碳仍然没有及时排出去,脑细胞无法继续维持兴奋性,转而进入抑制状态,此时就会出现表情淡漠、嗜睡、意识不清甚至是昏迷。”盖医生讲道。

“这些外在表现只是起到提示作用,还是要通过动脉血气分析来判断二氧化碳潴留的严重程度以及是否需要进行呼吸机通气治疗。”